2月1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韶關市武江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武江區教師發展中心報告廳隆重開幕。來自全區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區政協委員齊聚一堂,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匯聚起同心推動武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中共武江區委書記張廣暉,區委副書記、區長黃藝坤,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孫理鳴,區委副書記王友華在主席臺就座,祝賀大會召開。
區政協主席彭波,區政協黨組副書記謝偉強,副主席潘歧亮、羅元月、黃藝順、邱韶東在主席臺前排就座。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區政協歷屆主席,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領導同志,區法院、區檢察院、區人武部主要負責同志。
區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應出席委員182人,實到169人,符合政協章程規定人數。
下午2時30分,邱韶東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
彭波代表政協第十屆韶關市武江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屆區政協在中共武江區委堅強領導下,圍繞奮力開創武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目標認真履職盡責,努力在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的進程中展現武江政協新作為、作出武江政協新貢獻的一年。一年來,區政協緊緊圍繞省委、市委、區委的部署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全年共組織舉辦各類視察活動20多場次,提交建議案、調研考察報告6份,提案(含意見)106件。一批履職成果被吸納采用,政協工作和典型經驗被省、市媒體報道,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報告從五個方面總結了區政協去年的工作:一是堅持政治引領、凝心鑄魂,把準砥礪前行的正確方向;二是堅持聚焦中心、賦能添彩,發揮協商議政的時代使命;三是堅持民主監督、心系群眾,增強服務發展的擔當意識;四是堅持凝聚共識、協同聯動,彰顯雙向發力的優勢作用;五是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樹立務實進取的良好形象。
報告指出,2024年是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是武江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中共武江區委領導下,圍繞區委十屆五次全會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充分釋放人民政協制度效能,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高效履行職能,務實開展工作,為助力武江加快建設高品質中心城區,打造高標準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奮力開創武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唱響政協聲音、彰顯政協智慧、貢獻政協力量。重點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強化思想政治統領、擔負政協新使命更為自覺;二是始終堅持聚焦主責主業,增強深度協商互動、服務高質量發展更富實效;三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深化意見充分表達、完善民主監督更顯擔當;四是始終堅持發揮團結民主優勢,促進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奮進力量更加有為;五是始終堅持抓實作風能力,完善組織功能建設、筑牢履職根基更具力度。
受政協第十屆韶關市武江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黃藝順向大會報告十屆三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
會議表彰了政協武江區委員會2023年履職優秀委員20名、優秀提案共20件、提案承辦先進單位3家。
(區委宣傳部 陳勵 李勝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