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江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363”工作安排,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為武江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旗幟鮮明講政治,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
(一)抓實理論武裝,筑牢法治思想根基。一是強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學習。組織區四套班子成員參加省、市舉辦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培訓班;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列入區委黨校年度培訓計劃,舉辦區正科級、副科級、普通干部培訓班,累計培訓1200余人;各鎮(街)組織村(居)干部開展全會精神學習,區領導帶頭到村(居)、農村、企業等基層一線開展全會精神宣傳。全區上下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全面提升“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認識。二是健全完善常態化學法機制。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區委、區政府理論學習中心組,區委常委會會議、區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學法重點內容,開展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信訪法》《統計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法律法規專題學習,提升領導干部業務法律知識水平;結合黨紀學習教育,重點開展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學習,進一步增強了領導干部紀律意識,提高了黨性修養。2024年,區委、區政府開展專題學法9次。三是實施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化。制定了《韶關市武江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將習近平法治思想、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三大類共116部列入清單,為全區領導干部厘清學法內容、明確學法方式、細化學法措施,推動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2024年,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講座、培訓等活動3場次。
(二)加強法治宣傳,提升全民法治意識。一是打造法治學習宣傳陣地。在韶關市武江區鄉村振興培訓實踐中心設置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陣地,引導各鎮(街)、各單位結合黨建、團建、工會等活動到陣地參觀學習;同時,將參觀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陣地列入區委黨校中青班等培訓班學習內容,將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必修課。二是強化全民普法宣傳。在食品安全宣傳月、安全生產宣傳月、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憲法宣傳周等專題法治宣傳時間,集中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及業務法律法規宣傳宣講。2024年,組織開展送法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企業等“法律六進+”活動526場次,派發宣傳資料15萬余份,幫助群眾解答法律法規咨詢5200余人次。三是開展法治線上宣傳。利用武江發布、平安武江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引導群眾在線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年發布相關法律政策解讀及法治宣傳文章200余篇。
二、緊抓“關鍵少數”,切實履行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一是抓牢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區委、區政府始終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作為推進法治建設的重要組織保證,多措并舉,全力確保相關工作沿著正確方向順利前行。將全面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作為年度法治建設的重點任務和抓牢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提升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關鍵舉措,推動相關工作落地落實。二是堅持開展年度述法。落實《韶關市武江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職責清單》,將各鎮(街)、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2024年,采取現場述法、書面述法相結合形式,選取西聯鎮、重陽鎮、區農業農村局、區統計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現場述職述法,其他單位開展書面述法。通過法治述職,檢視法治建設工作成效,接受監督、發現問題、改進提高。
三、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抓實法治政府建設
(一)嚴格落實行政決策制度,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質效。一是強化規范性文件審查備案工作。印發《關于組織確定本部門行政管理領域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事項類別的通知》,進一步壓實規范性文件起草、制定、清理和其他各項管理工作主體責任。制定并備案規范性文件3份。二是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嚴格執行聽取意見、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程序,落實重大行政決策請示報告制度。印發《韶關市武江區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健全行政決策制度。三是強化法治審查。充分發揮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作用,全年區政府法律顧問參與審查政府重要合同和重要文件等法治審查類項目300余件。四是積極發揮行政復議應訴維護社會穩定作用。在全市率先建立行政復議與調解有機銜接聯動機制,2024年收到行政復議案件114宗,同比增長29.5%,其中調解結案34宗,糾正違法和不當行政行為21宗,糾錯率18.3%。全區行政機關敗訴率8%,同比下降24.5%。
(二)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法治政府效能。一是推進政府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統籌優化重點領域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和編制管理,進一步完善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的機構職能體系,進一步破解基層管理中存在的體制機制難題。深化擴權賦能改革,開展鄉鎮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試點工作,印發《韶關市武江區下放依申請行政權力事項擴大鄉鎮服務管理權限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選取西河鎮、惠民街道作為試點,下放委托西河鎮27項、惠民街道24項依申請行政權力事項,進一步擴大基層服務管理權限。二是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大力推進“一照多址”改革等舉措,深入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提高登記便利度,轄區市場主體數量穩步增長。全區登記市場主體約3.2萬戶,注冊資本579億元,從業人員10萬余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分別為6.69%、4.15%、0.54%。推進“集成辦”,深化“綜合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在全市率先推進社保、醫保、市場監管業務進駐綜合窗口“一窗式”受理。推進“一件事一次辦”,聚焦個人、企業全生命周期關聯事項,整合成25項“個人一件事”和60項“企業一件事”主題服務,2024年受理業務6416件。推進“跨域辦”,今年與深圳市大鵬新區、龍華區達成通辦合作,實現128項高頻事項可跨省通辦,198項可省內通辦,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和群眾滿意度。三是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印發《韶關市武江區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全面落實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建立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工作機制,積極配合市級開展違反市場準入、統一大市場案例排查工作,大力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開展涉企亂罰款問題專項整治,組織相關部門完成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并對外公示,加強日常管理工作,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加大對執法部門不當行政行為的糾錯力度,對已生效行政復議決定執行情況進行通報、提示、約談,發出意見書7份。開展2024年行政執法案卷交叉評查,督促問題單位進行整改。
(三)嚴格規范執法,提升行政執法水平。一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開展職權下放重放輕管問題專項整治。做好《鎮街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調整工作,提高下放事項精準度。開展鎮(街)實地調研,了解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情況,協調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堵點問題。編制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高頻事項執法指南,出臺2024年區直行政執法部門指導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業務培訓工作方案,提升鎮(街)綜合執法能力水平。二是加強隊伍素質建設。建立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學時登記制度,組織開展行政執法專題培訓4場次,450人次參訓,全面提升行政執法人員政治理論綜合素質。三是創新執法方式。推廣使用廣東省一體化行政執法平臺,通過每周提醒、每季度印發使用情況通報,督促各執法單位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廣使用非現場執法,開展非現場執法23宗。實施“綜合查一次”制度,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模式。公布兩批企業清單43家,開展“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6次,適用包容審慎不予處罰8宗、免予處罰9宗、從輕處罰50宗、減輕處罰14宗,體現執法力度和溫度。
(四)堅持規范透明,強化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一是區政府自覺接受區人大、區政協監督。認真執行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的工作制度,依法執行區人大的決議決定,高質量完成辦理區人大代表議案建議7件、區政協委員提案103件(其中轉意見建議27件),辦復率和代表委員滿意率均為100%。二是加大政務信息公開力度。認真落實政務公開與網站內容監管工作,區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在省市檢查考評中均達到良好評定等級。做好依申請公開答復工作,2024年收到依申請公開信息37條,均按時按質完成答復。搭建好聯系群眾、為民服務的“12345”政民連心橋,累計受理和轉派工單2.5萬余件,辦結率100%。
(五)完善公共法律服務,提升社會綜合治理水平。一是持續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重陽鎮大夫前村、惠民街道武江北社區、新華街道武江南社區3個村(社區)獲評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二是采取線上線下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用好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2024年平臺法律咨詢4520人次、受理業務2686件,公共法律服務工單辦結率為100%。深化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安排33名律師擔任轄區89個村(社區)法律顧問,2024年全區法律顧問為村(社區)提供法律服務2639件。三是強力推進法律援助惠民生工程。2024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79宗,指派律師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值班律師法律幫助194人次,挽回損失或取得利益716.34萬元。
四、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
一是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仍有差距。部分單位對重大行政決策制定程序不了解,未按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落實,沒有發揮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程序的實質作用。二是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制發程序仍有不足。部分單位對規范性文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實不到位,未經評估論證、公開征求意見、公開發布等程序制定。三是基層法治建設力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鎮(街)綜合執法“接不住,管不好”問題依然存在;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和執法要求不匹配,專業水平不足。
五、下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5年,武江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加快補短板、強弱項,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武江。一是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通起來,切實貫徹落實到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持續把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引向深入,堅持用其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圍繞全面依法治區重大問題、制約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真正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實踐難題。二是加強規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決策管理。指導相關部門在規范性文件起草制定過程中,采取座談會、聽證會或者向社會公布草案等方式公開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提升社會參與度;在規范性文件頒布后及時主動公開。三是深化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組織開展鎮(街)賦權事項評估工作,按程序調整執法事項,推進鎮(街)綜合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加大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力度和培訓力度,提升鎮(街)執法人員綜合執法能力水平。四是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法治需求,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推動涉企案件快偵快辦。健全完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體系,規范涉企執法辦案。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行業行政許可辦理,完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升部門聯動審批效能,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加快補齊短板弱項,不斷提高市場主體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