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根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韶關市2021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武江區2021年全面依法治區工作要點》文件精神,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現將我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聚焦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
(一)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與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
一是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專題學習,強化科學理論武裝,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時代背景、歷史貢獻、理論特色、實踐要求,加強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闡釋。二是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干部教育培訓,于2021年3月5日我局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對全局黨史學習教育進行安排部署,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貫穿全年的一項重大任務。
(二)推動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
我局按照《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要求,結合“一規劃兩綱要”精神和要求開展政務服務工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法治社會建設以及法治政府建設。
二、全面落實依法治市、依法治區工作要點相關安排
(一)貫徹落實中央依法治國委關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堅持“防疫”“服務”兩不誤
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認真做好引導進入大廳人員不扎堆、戴口罩、保持距離、出示行程碼、測體溫,疏導辦事群眾和維持排隊秩序等工作,并對行程碼核驗出現問題無法進入大廳的群眾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并提供幫辦代辦服務。2021年區政務服務大廳累計排查辦事群眾近50萬人次。充分發揮“數字政府”一體化平臺優勢,全面推廣預約辦、在線辦、就近辦服務,提倡辦事群眾優先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APP、業務咨詢電話等進行咨詢和申辦業務,避免不必要的跑動,有效降低辦事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出行風險。
(二)政府職能依法全面履行
1.全面普及行政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一是我區行政審批事項已實現100%網上可辦。二是大力推行“馬上辦”,壓減審批時限,行政許可事項即辦件占比達100%。實現企業開辦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取”“半日內辦結”。設立市政公用服務綜合窗口,實現水、電、煤氣、有線電視等用能報裝“一站式”服務。推進企業個體年報、公交IC卡等常辦的非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大廳辦理。三是開展“就近辦”,將事項延伸到鎮街,群眾或企業可就近選擇。四是開展“一次辦”,發布第一批187項“免證辦”事項清單。1262個事項實現郵遞辦,選擇郵寄送達,可免跑動辦理,對必須到現場的事項實現“一次辦”。五是開展“自助辦”,在西河鎮、西聯鎮、惠民街道和新華街道辦事處都可通過政務服務自助機進行自助辦理。
2.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清理“奇葩證明”,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已全部取消,不存在以備案、登記、行政確認、征求意見等任何方式設置變相行政許可事項,實現在省政務服務網網上申辦、綜合窗口登記受理和審批中可直接調用查閱相關電子證照。督促相關部門落實國家和省市取消的證明,為群眾辦事提供更多便利。
3.全面落實權責清單、負面清單制度。我局根據《韶關市鄉鎮(街道)權責清單指導目錄》《韶關市武江區人民政府關于鎮街綜合行政執法的通告》《韶關市武江區人民政府關于下放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第一批)公告》(韶武府〔2020〕13號)三個目錄,指導完成了編制鄉鎮(街道)權責清單工作,將第一批68項行政權力、43項公共服務事項,以及124項執法事項下放到各鎮(街),為鄉鎮強鎮擴權奠定基礎。
4.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務誠信建設。一是開設企業開辦專區,實現企業開辦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取”“半日內辦結”。二是開展優化涉企政務服務事項改革,壓縮服務時限與精簡辦事材料。區涉企事項228項,法定辦結時限合計3764天,經過優化,承諾時限合計為1131天,時限壓減70%。三是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整合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區51項事項清單進駐工建系統辦理,全區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由原來的120個工作日壓縮至53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項目審批由原來的60個工作日壓縮至42個工作日以內。四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統籌推進“政策兌現”“跨域通辦”“四免優化”“一件事”主題式利企服務等專項工作。
(三)暢通公眾參與公共決策渠道,充分聽取社會公眾意見
一是建立有效矛盾化解工作機制,認真傾聽群眾反饋,在大廳設立調解室、“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幫助協調解決群眾的問題,2021年,處理辦事群眾反映事項41件,辦結41件,處理率100%。二是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宗旨,通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大力協調解決群眾訴求問題,并對承接工單情況進行分類研判梳理,對疑難工單進行深度分析,及時提供民意反饋,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回應。三是持續推進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評價對象、服務渠道全覆蓋,今年“好差評”綜合評分達9.9分,在全市排名前列。
三、注重法制宣傳教育,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充分利用電子顯示屏、廣告機、投影儀等載體,滾動播放“民法典”“憲法宣傳周”等普法宣傳片和公益廣告,宣傳行政處罰法、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等新施行、新修訂法律法規,并在政務服務大廳的辦事處、咨詢處、擺放架上、志愿者服務崗處放置普法宣傳小冊子和其他宣傳資料,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引導群眾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累計宣傳覆蓋量超過26萬人次。堅持“以考促學,學用結合”,在“韶司在線”普法考試微平臺組織開展2021年度學法考試,參考人數22人,參考率100%,優秀率100%。
四、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我局黨組書記、局長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對照《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韶關市2021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武江區2021年全面依法治區工作要點》,結合工作實際,認真做好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一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加強我局法治建設組織領導,帶頭研究解決政務服務改革和“數字政府”改革等領域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二是深入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法治建設的決策部署,推動落實年度法治建設工作要點及法治建設重點工作任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完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深化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優化公共服務,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全力做好區級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工作。同時,全力做好區政務服務大廳疫情防控工作,做到“防疫”“服務”兩不誤,并深入社區一線,到我局掛點聯系新華街道利民社區協助做好基層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全面推動政務公開工作。加強對我區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組織18個區級有關部門及五鎮兩街依據國家26個試點領域標準,對照試點地市編制的基層政務公開目錄,協助各單位編制目錄,收集各單位在目錄梳理中遇到的各項困難并及時向上級反饋獲取指導,經區政府審定,相關目錄已按要求在區政府網站及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以專題專欄形式集中發布。四是嚴格落實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全局工作人員2021年度學法考試優秀率達100%。五是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廣泛開展普法工作,讓法治觀念走進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以武江區政務服務中心為宣傳陣地,利用區政務服務中心室內電子屏,廣告宣傳欄,向辦事群眾滾動播放“民法典”“憲法宣傳周”等普法宣傳片和公益廣告。
五、主要工作措施及下一步計劃
(一)主要工作措施
1.促進指標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更加強勁。按照《2021年度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調查評估指標提升工作計劃表》,我區全力做好2021年度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迎評工作,大部分指標明顯提升,且排名全市前列。一是政務數據目錄編制范圍實現全覆蓋。各部門均按照政務數據資源目錄編制與匯聚規范,迅速開展數據編目工作,數據編目關聯覆蓋率100%。二是我區行政許可事項的平均跑動次數為0,排名全市第一。三是我區行政許可事項即辦件占比為100%,排名全市第一。四是我區行政許可事項“全流程網辦”比例為100%,排名全市第一。五是“粵商通”注冊率達100%。根據省大數據平臺提供的數據,截至2021年11月22日,我區市場主體總量為26680戶,注冊率100%。六是監管事項(互聯網+監管)覆蓋率達100%。我區監管事項數量182項,有監管行為事項182項,監管事項覆蓋率100%。
2.篤行便民之舉,政務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一是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 政務服務大廳在行動”專項活動措施清單,推出為群眾辦實事舉措13條,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的民生溫度。二是為拓寬服務渠道,傾聽群眾辦事訴求,在全市率先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辦不成事”機制,優化辦事流程。三是配齊備全便民基礎設施,為辦事群眾提供多項便民服務,設立免費復印崗位,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免費復印服務,今年來累計服務超過9萬人次,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3.注重應急演練,提高防控能力。一是我局于7月28日舉行突發安全事件應急模擬演練,進一步抓好突發安全事故的預防,健全完善應急預案,把安全工作做好、做實,把各種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無發生對本地區有重大影響的突發事件。二是制定《武江區政務服務大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預案》,組織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實保障。
(二)存在的問題、不足
1.鎮(街)、村(社區)事項辦理不多。雖然已按要求落實區、鎮、村三級事項梳理,并有序推動下放,但還存在基層窗口人員業務不熟、群眾知曉率不高、業務部門培訓和業務指導不到位等問題,鎮(街)、村(社區)事項辦理存在一定困難。
2.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單認領不主動。機構改革后部分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單因部門權責不清而導致無部門認領。去年以來高頻出現住宅小區管理、住宅小區室內裝修、小區物業收費不合理、部分非市政道路車輛亂停放等疑難工單無部門認領的情況。
(三)下一步計劃
下一步區政數局將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和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和加快“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大力做好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全力做好鎮、村事項向基層延伸工作,繼續增強政務服務改革發展新活力。
1.大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進一步精簡環節、優化流程、降低成本、提升便利度,減少政府部門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力推“一件事”主題式利企便民服務,實現多個關聯事項“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結”,完善免費“代辦幫辦”制度,設置“我來辦”窗口組建專業的業務辦理隊伍,實行一站式、保姆式免費幫辦代辦服務。引入第三方服務,建設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平臺。
2.完善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持續完善三級平臺標準化建設,有序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優化綜合窗口設置,持續加強網絡專線、信息設備集約化管理和升級工作,提高政務服務事項承接能力、拓寬群眾辦事渠道。對鎮(街)、村(社區)開展政務服務相關業務與技能培訓,打造運行管理規范、服務規范的政務服務基層平臺。
3.持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工作。一是切實維護網絡安全。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網絡安全責任制,穩步推進我區基礎主干網絡安全等保二級測評;嚴格落實信息發布審核,統籌推進武江區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強化政務公開。嚴格把握政務公開政策,對各單位在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的欄目進行常態化監督,落實政務新媒體備案制度,確保信息更新及時,鏈接正常可用。三是提升群眾訴求熱線服務效能。及時做好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含網絡問政)工單的認領、協調和處理工作,提高回復滿意率。進一步探索建立全區工單分析研判機制,推動不同熱線合并,做好數據統計、篩選,對問題歸類分析研究,提升訴求處置效率。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情況
無。
韶關市武江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022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