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平安武江專欄

特寫 | 抗洪救災一線,他們沖鋒在前筑牢“紅色堤壩”

發布日期:2024-04-29 16:49:33 來源:武江發布微信公眾號
打印



  受連日強降雨天氣影響,江灣鎮出現多處山體滑坡,道路受阻、通訊中斷、斷水斷電。艱難時刻,江灣鎮江灣社區作為鎮中心,往日干凈整潔的街道被洪水吞噬,作為基層黨組織,江灣社區黨支部立即行動,組織開展抗洪救災工作,全力構筑堅實的“紅色堤壩”。

  黨員干部沖鋒在前 織密抗洪救災“安全網”

  事關群眾安危,黨員的“身先士卒”就是一種力量。4月20日,江灣社區黨支部委員曾曉敏對連夜暴雨充滿擔憂,及時將預防洪澇災害的提醒消息發到了工作群、居民群;其他黨員干部也早早就搬運沙袋至江灣居委會門前筑起了防洪線;應急隊員三人輪流搖響防空警報;各單位立即奔走相告,傳遞預警信息并隨時待命。


640.jpg


  然而,危險比想象中來得還要快。泥石流來勢洶洶,只聽一聲巨響,通訊隨之中斷。

  汛情就是“動員令”,險情就是“沖鋒號”。在通訊中斷后,江灣社區工作人員聞汛而動、火速集結,第一時間沖上街道告知險情,呼吁群眾快速撤離。“當時想不了這么多,通訊中斷后,我們就在路上邊跑邊喊,讓有危險的居民馬上撤離。”曾曉敏回憶起那晚仍然心有余悸:“群眾安全是頭等大事!”

  20日中午,江灣社區黨支部迅速響應應急預案,做好受洪水影響的群眾轉移。很快,有轉移需求的居民都被安置到了江灣市場二樓、江灣文化站、江灣國土所和曾曉敏家中。此外,黨員干部們第一時間組織發動分配物資,為安置居民提供生活保障,積極安撫安置居民情緒。據悉,江灣市場二樓安置有居民125人,曾曉敏家中協助安置老弱病傷20余人,其中還有百歲高齡老人廖扶娣。安置點內,不僅秩序良好,居民們基本生活需求都得到了保障。“越是關鍵時刻,我們基層組織的黨員干部越要讓鄉親們放心。”曾曉敏說。越是危難時,越要深入組織群眾、凝聚群眾,鼓舞斗志、提振信心,真正成為群眾最可靠的主心骨。

  “看到燈光,就看到了江灣的希望。”21日凌晨,忙碌了好幾日的曾曉敏看著遠處救援隊點亮的燈光,心里突然感到一陣踏實。無人知道在那一夜救援隊是如何披荊斬棘抵達的,但是,他們出現那一刻,大家的精神瞬間振奮。曾曉敏還用手機激動地拍下了窗外排出長龍的救援隊集結場面,“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社區的村民們有救了!”

  但他們都知道,救援工作,才剛開始……在與救援隊簡單溝通后,社區所有黨員干部與救援隊又馬不停蹄迅速投入到救援行動中,與時間賽跑,與洪水搏斗,只為點亮江灣的希望。


640 (1).jpg


  在救援隊“急行軍”進入江灣后,社區黨員干部發揮出“凝心聚力”的作用,軍民互幫互助,全力解決了江灣市場二樓三百多名軍民的用餐難題。

  但又一難題出現在曾曉敏面前——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轄區的物資儲備不足,無法滿足群眾和救援人員的需要。于是,江灣社區的黨員干部們一同徒步邁上了運送物資的道路:黨員干部潘泳敏冒著危險返回宿舍艱難取回藥箱;江灣護林隊副隊長趙新明緊急破衛生院門取回急需的繃帶……盡管道路泥濘,泥漿幾乎沒過膝蓋,從前短短幾分鐘路程也要走上很久,但大家心里都明白,面臨危難險情,作為黨員的他們都必須沖鋒在前,成為危險地帶的“突擊隊員”。

  干群一心同舟共濟,吹響抗洪救災“集結號”

  “人心齊,泰山移。”危急時刻,江灣社區黨支部組織社區黨員帶領群眾合力抗災,把干群多股力量擰成一股繩,協同作戰,社區黨員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討防汛抗洪對策。“這波雨情來勢洶洶,萬萬不能大意。作為基層黨組織,咱們的責任就是護好鄉親、護好家!”曾曉敏說。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社區所有黨員干部的帶領下,江灣群眾紛紛主動參與抗洪救災工作,有的在街道敲響銅鑼發出“警報”,有的加入救援一線幫助轉移群眾、分發物資,有的自發捐贈物資,保障江灣群眾的生活。

  “讓我來!讓我來!”面對險情,江灣土生土長的年輕人鄒福錢、“鉤機強”挺身而出,自發成為救援機動人員,接受干部們合理安排調配。他們幫助運送物資,協助轉移安置群眾,泥濘道路上,盡是他們堅定有力的步伐。

  危難面前,江灣人心連心,第一時間向同胞伸出援手——鄉賢徐華彪將自己經營的人和自選商店中方便食用的包點以及其他應急物資無償捐贈;市場一樓熟食店老板付路妹更是“傾囊相助”,將自己店內的所有食品都捐贈給了市場安置點的臨時食堂;市場二樓的住戶打開了自己的家門,迎入了安置點內的老弱病傷,盡可能讓他們在艱難情況下獲得更好的居住環境。


640 (2).jpg


640 (3).jpg


  “作為黨員,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曾曉敏在鼓舞動員時堅定地說。一個個不后退的身影,匯聚起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磅礴力量,彰顯著社區黨員干部們心系群眾、守護群眾的錚錚誓言和使命擔當。

  27日,災情稍退,作為基層黨組織的社區黨員干部,曾曉敏又再次挺身而出,和其他黨員干部一起投入到夜以繼日的清淤行動中,幫助社區盡快復產重建。“洪水退,我們進!”曾曉敏說,哪里有需要,黨員就出現在哪里;哪里最危險,黨旗就飄揚在哪里。

  暴雨能沖垮房屋,卻沖不垮黨員干部用信念筑起的“紅色堤壩”。正因江灣干部群眾風雨同舟,方得守望相助,共克時艱。風浪止息,江灣人終將迎來美好新氣象。

 


 (區委宣傳部  黃馨  謝燾)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