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韶關市財政局、封開縣政府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廣東省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在發布會上介紹,廣東省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以來,建立了“大專項+考核任務+績效管理”涉農資金管理新機制,今年還將建立涉農資金改革財政激勵機制。
●9部門26項資金整成1個“大專項”
改革實施前,各農口部門分別管理專項資金,“九龍治水”,使用分散。改革實施后,省級將9部門26項專項資金整成1個“大專項”,實現全農口跨部門的資金統籌整合,每年度資金規模達到300多億元。下達資金由市縣政府統籌安排,鼓勵市縣進行資金統籌、資源集聚、項目互補。
此外,改革實施后,省級進一步下放涉農項目審批權限,賦予市縣政府決策安排具體項目的自主權和靈活性。2019年,揭陽市、汕頭市統籌各級涉農資金近10億元用于練江支流治理、河道清淤以及沿線農村雨污分流建設。
在資金、權力下放的同時,責任、監督同步下沉。省級建立了“考核任務”清單制度,將脫貧攻堅、糧食安全等中央有明確任務部署、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事項納入清單,要求市縣優先統籌資金,確保完成任務。
●廣東改革經驗連續兩年受表揚
戴運龍介紹,廣東省的改革創新性引領性突出,實現了全農口部門涉農資金跨部門整合,八成以上涉農資金投向基層,九成以上投向粵東粵西粵北;制定了涵蓋全流程的11項配套制度文件,制度體系較為完備;對預算管理模式實現質的突破,從原有“自上而下”分部門下達資金的條塊模式,轉變為省級在預算編制源頭環節整合資金后,依據市縣申報的項目情況直接下達市縣,提升了縣域資源統籌能力。
廣東省的改革經驗連續兩年受到中央一號文件督查組的表揚,今年財政部組織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中期評估中,廣東排名全國第一。改革實施以來,廣東省涉農資金使用效益顯著提升,有力支持了全省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
●今年安排農林水支出約1200億元
戴運龍介紹,今年,全省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約1200億元,其中直接用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資金123億元,確保財政投入“只增不減”,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
廣東將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渠道籌集資金,完善農業信貸擔保、農業保險等政策,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可持續的資金來源。
廣東將以更大力度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2021年省級統籌整合全農口部門資金超300億元,其中八成已下達市縣統籌使用,進一步擴大市縣自主權,支持市縣統籌用好涉農資金干大事、成大事。
●鼓勵珠三角地市參考省級做法
戴運龍介紹,2021年,廣東省財政廳還將建立涉農資金改革財政激勵機制,對改革成效突出的市縣予以財政激勵,推動形成真抓實干的良好改革氛圍。
他介紹,廣東省財政廳建立了完善涉農資金績效指標體系,將評價結果與后續年度資金分配掛鉤,對績效評價結果為“中、低、差”等級的,采取壓減、調整等措施,促使市縣重視資金使用效益。同時,加強績效公開,主動接受公眾監督,讓人民群眾對資金如何使用、用得如何心中有數。
出臺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財政激勵政策后,將在投入資金只增不減的基礎上,每年再拿出50億元專門用于激勵改革成效顯著的市縣,計劃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涉農縣(市、區)范圍內,擇優遴選20個左右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工作成效顯著的縣(市、區)予以獎勵,并對推動本地區改革成績突出的地級市也給予適當的獎勵。
同時,省財政廳也鼓勵珠三角地市參考省級做法,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地區財政激勵政策。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