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鄂爾多斯6月15日消息(記者魏全民)“再過一段時間,‘七彩稻田’的顏色就能變過來,色彩斑斕的景色也能觀賞得到,到時候蟹苗也能投放,‘稻蟹魚共生’的景象就會呈現?!眱让晒哦鯛柖嗨故袦矢駹柶齑舐锋傂┐妩S河稻漁生態觀光園工作人員裴麗霞向記者介紹。
小灘村南鄰庫布齊沙漠,北依九曲黃河。滔滔河水流經而過,哺育著村民在此世居。
“原本我們村子大面積種植高稈玉米,因為離黃河距離近,水位高,土地堿化程度嚴重,產能也上不去,經濟收益也很單薄?!贝舐锋傂┳哟宕迕駨埞鈽s說。
項目園區占地過去是一片鹽堿地,雜草叢生,常年撂荒。2021年,大路鎮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將小灘子村1000余畝閑置撂荒的鹽堿地改良,探索打造了集種植、養殖、觀光為一體的新型示范項目——大路鎮黃河農業生態示范園(稻漁立體種養項目),實現從撂荒鹽堿地到一地多“用”、一水多“產”的華麗轉變。
大路鎮黃河稻漁生態觀光園副總經理喬生介紹,該項目是在實地調研學習寧夏賀蘭縣“稻漁空間”項目的基礎上,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過程中走出的一條新路子。園區總面積為1300余畝。其中,水稻魚蟹立體種養1050畝,其他種養區域250畝。項目區插秧是以生態稻和有機稻標準種植水稻,以觀光旅游標準種植彩稻,以立體活水養殖魚、蟹、蝦,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購、娛六大功能體系的田園綜合體,實現以農業帶動旅游發展,以旅游促進農業升級的目標。
“我們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通過改造閑置鹽堿地,完成了高標準農田基礎建設工程,去年(2022年)水稻產量達到65萬斤,大米產量39萬斤,魚產量約8萬斤,螃蟹產量1萬斤?!?喬生說。
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大路鎮通過土地流轉,不僅促進了土地規模經營,又能讓老百姓掙到“土地流轉”的租金,為當地258戶、646人每年提升土地直接收益共計50余萬元。
此外,村民還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到項目區打工,其中2021年共安排53位村民在稻漁空間工作,人均年收入45000元,解決當地就業問題的同時,帶動周邊70余家農家樂和村民農副土特產品等項目逐步增收,“轉”出了鄉村振興新動力。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