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濟南6月1日消息(記者唐磊)5月底的濟南,最高氣溫已經超過30℃。走進濟南市市中區仁里村的種植大棚,溫度又比棚外高出一個“量級”。溫度高,村民們干勁兒更高,放眼望去,盡是成片色彩夢幻、形態嬌憨的多肉植物。一個個大棚,不僅是多肉植物愛好者心目中的“王國”,也成為仁里村帶動農民致富、助推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仁里村與多肉植物“結緣”還得從2013年說起?!?013年,一位研究農業的老領導想在濟南承包土地從事多肉植物種植,打車時遇到的司機是我們村的,司機就帶著他們來到仁里村?!比世锎妩h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彪回憶說,“對方說明了來意,當時我們對‘多肉’這一事物不太了解,但村里閑置的土地資源還是比較充足,所以讓他承包了一些土地進行多肉植物種植。”
自此,多肉植物種植產業就在仁里村扎下了根,村子也走上了致富的“快車道”。楊彪介紹,此前,仁里村以玉米、小麥種植為主,一畝地一年的收入在1000多元,但是種上多肉植物之后,一年的收入大概是過去的3-5倍?!笆杖胩嵘容^大,現在老百姓算經濟賬還是比較清楚的?!痹谥庇^的“經濟賬”面前,老百姓作出了選擇。目前仁里村的多肉植物種植規模為700余畝,從事多肉植物種植的村民有70余戶,每年的經濟效益可達5000余萬元。
2014年到2020年,村里的“多肉”產業實現了質的飛躍,“一方面是產品特別好賣,我們的產品面向全國市場;另一方面是我們的品種特別齊全,有上千種多肉植物。”楊彪告訴記者,目前仁里村以龍頭企業引領,帶領村民從事多肉種植行業共同致富,而這個“龍頭”就是成立于2014年的山盛花卉。
伴隨著仁里村“多肉”產業的發展壯大,山盛花卉也在這幾年間實現了長足發展,公司現在擁有標準化溫濕可控大棚23個,員工60多人。而其他小種植戶,則散布在山盛花卉周邊的大棚內,或自種、或租種?!巴ㄟ^發展多肉植物種植產業,直接和間接帶動了當地400多個村民就業,如今村民在家門口打工,一個月掙3000塊錢,比種地強多了?!睏畋敫嬖V記者。
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展,仁里村也選擇積極“擁抱”互聯網。山盛花卉有限公司總經理熊飛虎介紹,山盛花卉于2016年成立電商部,如今擁有了自己的直播團隊,現在山盛花卉的直播間已得到全國各地的植物愛好者認可,每天都有數量龐大的多肉植物從這里奔向各地消費者。“公司每年研發的新品有100多種,通過舉辦全國性的多肉植物展會,去吸引全國各地的投資商、創業者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一起為鄉村振興而努力?!毙茱w虎告訴記者。
此外,仁里村還成立了多肉植物種植協會,通過協會讓種植大戶對周邊散戶進行幫扶、培訓,也提供銷售方面的幫助。
“這幾年通過‘多肉’產業的帶動,已經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受益了,很多村民已經獲得了‘多肉’產業帶來的回報。從村級層面來講,我們還是要繼續引導村民進行規模經營,讓更多村民加入到多肉植物種植中。通過宣傳和支持,培育更多品種,讓‘多肉’產業成為推進農民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助推器’?!闭劶拔磥淼拇蛩?,楊彪這樣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