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鄉(xiāng)村振興專欄

把握市場需求 精準營銷“爆款”——徐聞菠蘿品牌養(yǎng)成記

發(fā)布日期:2023-01-19 17:03:03 來源:本網
打印


    每到12月,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小鎮(zhèn)——廣東省徐聞縣曲界鎮(zhèn)香氣濃郁,徐聞菠蘿陸續(xù)上市。幾萬畝色彩斑斕的菠蘿田無邊無際,巨大的白色風車點綴其間,滿載菠蘿的小貨車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穿梭,果農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中國菠蘿看廣東,廣東菠蘿看徐聞。”在水果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供需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徐聞菠蘿能從曾經的“藏在深閨人未識”到“一朝驚艷天下知”,變身網紅水果,每公斤單價從最低時的0.4元漲到現在的最高3元,其品牌養(yǎng)成實踐值得借鑒。

    層層把關 嚴格把控菠蘿品質

    從生長條件來看,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決定了徐聞菠蘿從“出生”起就與普通菠蘿不同。徐聞縣位于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地處熱帶季風氣候,陽光、雨量充沛,覆蓋著火山灰的紅土地富含礦物質,酸堿度適宜,擁有菠蘿種植的絕佳自然條件。

    徐聞種植出的菠蘿以果大、汁多、內脆、味甜聞名。剛從田地里采摘的菠蘿,果皮呈黃色的屬于較為成熟的,甚至可以聞到菠蘿的酒氣,這種一般直接拉到當地的市場上售賣。對于果皮泛青的菠蘿,則要將其送到電商基地進行打包發(fā)貨,經過路途上幾天的運輸,菠蘿到達消費者手中時便可直接食用。

    作為全國最大的菠蘿產區(qū),廣東省徐聞縣菠蘿總種植面積35萬畝,占全國1/3以上,年收獲鮮果約70萬噸,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菠蘿之鄉(xiāng)”。近年來,廣東徐聞遵循專業(yè)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從地頭控制開始,層層把控質量,確保消費者能買到優(yōu)質的菠蘿。

    在徐聞產地倉,一顆顆菠蘿正在通過數字化分選線,按大小、外表、糖度、上水、黑心等標準進行分選分級與自動化打包,并通過相應的冷鏈儲運發(fā)向全國。在分選過程中不停運作的正是當地研制出的國內第一臺“菠蘿品控分選機”。這臺機器相當于“X光”透視儀,能檢測菠蘿糖分,掃描出菠蘿心“黑不黑”,還能根據重量大小自動分選菠蘿。

    為了保證菠蘿的優(yōu)良品質,徐聞縣嚴格執(zhí)行“品控3+4”行動,實行每畝菠蘿都有專人負責,簽訂質量承諾書,菠蘿不優(yōu)質不采摘,不優(yōu)質不上市。同時,徐聞縣還推出了“菠蘿身份證”制度,要求農戶對每一畝田的菠蘿種植情況進行登記上報,并且不定時抽查。這樣能讓每一畝菠蘿的種植都受到全方位監(jiān)控,不僅能及時發(fā)現病害、果斷處理,還能制止擾亂市場秩序的投機行為。

    在曲界鎮(zhèn)黨委書記林海珍看來,徐聞菠蘿在拼“流量”的同時,一定要保證質量。要從種植、采摘、加工、分揀、包裝、流通等全產業(yè)鏈入手,樹立以標準促質量、以質量創(chuàng)品牌、以品牌占市場的發(fā)展理念,強化產品質量和品牌經營,提高全國人民對徐聞菠蘿的認可度和滿意度,留住更多收購商和客戶。

    產銷發(fā)力 創(chuàng)新營銷打響品牌

    在愚公樓村建起的中國菠蘿電商產地直供基地,有一塊顯示菠蘿產銷對接大數據的電子屏幕,這塊大屏幕不僅對接全國采購商和當地種植戶,還能實時播報價格。

    每天都有十余名工作人員實時更新行情信息,涵蓋了1.5萬個農戶數據、1萬個全國水果市場檔口數據、近5000個全網水果電商數據。這使農民在生產端可以看得見銷區(qū)的價格走勢,采購商對市場有更好的判斷,同時也為政府提供了決策參考,幫助政府了解銷區(qū)市場的情況。

    這只是徐聞菠蘿的致富密碼——“12221”市場體系的“冰山一角”。2019年,為解決上億斤菠蘿滯銷問題,徐聞縣委縣政府以菠蘿作為試驗田,首創(chuàng)菠蘿“12221”市場體系,發(fā)力生產和市場兩端,不僅解決了“增產不增收”的菠蘿銷售問題,還讓徐聞的菠蘿成功“出海”,銷往全國各地。

    何謂“12221”市場體系?其實就是建設“1”個農產品大數據,組建銷區(qū)采購商和培養(yǎng)產區(qū)經紀人“2”支隊伍,拓展銷區(qū)和產區(qū)“2”大市場,策劃采購商走進產區(qū)和農產品走進大市場“2”場活動,實現品牌打造、銷量提升、市場引導、品種改良、農民致富等“1”攬子目標。

    從2017年到2022年,徐聞菠蘿的產量從50多萬噸飆升至70多萬噸,單價也由“谷底”的0.4元漲到現在最高的3元,讓果農們實實在在獲益。“徐聞70萬噸菠蘿,多賣五毛錢與少賣五毛錢,就差14億元,果農多收14億元,村里就多了一批樓房、多了一批小車、多了歡聲笑語和幸福生活。”徐聞縣菠蘿種植大戶陳如約說。

    “我最大的收獲是看到越來越多農業(yè)人觀念的改變。大家有了強烈的市場意識,認識到市場和生產要兩手抓、兩手硬,要讓市場引領生產。”廣東省農業(yè)對外經濟促進中心副主任黎小軍表示,“12221”改變了傳統(tǒng)重生產、輕市場的農業(yè)觀念,本質上推動農業(yè)工作者從“以產待銷”向“以銷促產”轉變,實現生產與市場雙輪驅動。

    徐聞菠蘿的品牌也隨著優(yōu)良的果品而聲名鵲起。“徐聞菠蘿”于2019年7月獲得農業(yè)農村部批準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徐聞菠蘿成功入選2020年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名錄。2021年,徐聞菠蘿更是實現了銷售價格、農戶收入、儲蓄金額、出口數量、網絡熱度、營銷影響、GDP貢獻、工作成效8個歷史之最,使徐聞菠蘿從田間地頭的“甜蜜果”,變成千家萬戶的“致富果”,成為廣袤鄉(xiāng)村的“振興果”。

    抓住機遇 新賽道謀求新發(fā)展

    “現在,沒有一個菠蘿爛在地里,再小的菠蘿都能賣錢。”被稱為“菠蘿姐”的菠蘿協會會長吳建連欣喜地說。廣東省通過大數據發(fā)現,市場偏愛大菠蘿,9兩以下的小菠蘿無人收購。吳建連通過四處考察調研,借鑒泰國加工菠蘿的方法,將小菠蘿去皮售賣,驚喜地發(fā)現切好的小菠蘿很受市場青睞。

    在廣東省農業(yè)農村廳的指導下,徐聞另辟蹊徑,緊抓“好吃、方便”的市場需求,推出“鮮切小菠蘿”,每個重250克左右,開袋即食,省去了削皮、去果眼、清洗、泡鹽水的傳統(tǒng)流程,不僅便捷,還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菠蘿的風味。

    據了解,小菠蘿并不是發(fā)育不良的菠蘿,而是上一輪采摘后,由于葉片覆蓋遺留下來的菠蘿。這些菠蘿先期未受到充足光照,因此個頭小。但“大果”摘走后,小菠蘿可以獨享雨露、光照、肥料,因此后期生長得很好,甜度甚至比“大果”還高。

    之前市場偏愛大菠蘿,現在“沒人要”的小菠蘿成了“萬人迷”。曲界鎮(zhèn)菠蘿種植戶歐喜亮今年種植60多畝菠蘿,小菠蘿“變廢為寶”,比往年增收了5萬元左右,平均每畝增收830多元。“小菠蘿市場持續(xù)火熱,創(chuàng)造了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機會。果農不僅能賣大果,也能靠小果賺回一筆。”徐聞縣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陳微說。

    菠蘿產業(yè)的鏈條也在不斷延伸。除了鮮切小菠蘿外,徐聞菠蘿已從鮮果擴至多樣化的菠蘿產品,領銜開發(fā)的菠蘿酥、菠蘿月餅等,備受市場歡迎。目前,徐聞有菠蘿加工企業(yè)20多家,其中規(guī)模較大的有7家,年加工能力達23萬噸。主要加工產品有菠蘿罐頭、菠蘿果脯、菠蘿果餡、菠蘿果汁、菠蘿干、菠蘿酒等。

    經歷了年初“鮮切小菠蘿”的爆火,徐聞縣繼續(xù)引領新賽道,謀求新發(fā)展,將視線投向了菠蘿預制菜的風口。廣東省“12221”市場工作小組因勢利導,推動徐聞加快建設預制菜產業(yè)園,與國內知名企業(yè)聯合發(fā)布和推廣徐聞菠蘿新菜式,菠蘿蝦仁、菠蘿烤魚等產品大受歡迎。廣東徐聞正以粵式預制菜為載體,打破時令界限,擴大銷售半徑,慢慢探索出一條提升農業(yè)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的新路子。



  來源:農民日報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