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近日,在區創文辦的指導下,西聯鎮聯合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交警大隊、碧桂園物業、市場方共同發力,“對癥下藥”聯合治理天璽灣市場周邊占道經營、亂擺賣現象。
天璽灣市場周邊居民多,人員流動大,市場容量較小,市場供給不能滿足居民需求,亂擺賣現象嚴重,溝渠臟污,雜物、垃圾清理不及時。“我們也不想在外面日曬雨淋,但是在外面擺呢賣得比較快,如果去里面就要交攤位費,一樓比較貴,二樓沒人去生意少,所以我們不想進去。”在道路旁賣菜的李阿姨說道。
市場是居民“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供應的場所,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文明創建的重要點位。凝聚各方合力,加大整治力度,讓“無序經營”變“有序管理”,實現民生需求與市容秩序的雙贏,才能讓農貿市場活起來,靚起來。
規劃臨時賣點,規范商販經營。在市場周邊擺攤的大部分都是附近村民,他們賣的都是自己種的菜,既新鮮又實惠,一直受到周邊居民的歡迎,但不是長期經營,租市場的攤位劃不來,所以更傾向于在外臨時擺攤。為解決臨時擺賣商販有序經營的問題,西聯鎮聯合其他部門了解到相關情況后,經實地考察和研究,在市場旁規劃了1處臨時販賣點,增設臨時攤位約100個,不僅更好地服務農戶、方便市民,也大大緩解了周邊環境管理壓力,讓城市文明更有溫度。
運用治理合力,加強服務監督。西聯鎮在農貿市場早、晚高峰期加強管理,與交警、城管、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加強聯動,發揮執法隊伍力量,強化現場服務和監管,在不影響交通、不影響市容、方便市民生活的情況下,就近引導零散、無序的流動商販集中成片合法經營,不定期對市場、商鋪占道經營行為進行巡查和突擊檢查,采取說服教育、勸導示范等方式予以糾正,強化農貿市場綜合治理的常態化管理,對摸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實時整治。
落實門前“三包”,強化宣傳引導。西聯鎮上門挨戶宣傳,向攤主闡明“門前三包”的責任范圍,積極引導攤主自覺履行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義務,并督促市場和小區物業加大日常保潔力度,每天固定安排3至5名保潔人員進行作業,對路面定期進行清洗和掃除,維護市場周邊整潔,確保“臟、亂、差”不反彈。同時,線上線下宣傳齊發力,制作文明小視頻,派發宣傳單,引導群眾不亂停亂放車輛,共同維護農貿市場周邊的市容環境和交通秩序,讓市場縈繞著充滿溫度的煙火氣。
“小市場”服務著“大民生”,接下來,西聯鎮將落實長效管理機制,用心用力為群眾解決難題,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初心,合理安排管理力量,加強引導轄區內其他市場各經營戶文明經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為群眾放心消費創造良好條件,進一步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格局,為城市形象加分!
(西聯鎮 李凌 肖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