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百千萬工程

探索林下密碼 開啟“致富之傘”——“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產業篇)

發布日期:2025-07-01 09:58:29 來源:本網
打印

靈芝生長 (6).jpg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調研培訓 (1).jpg


江灣農業公司里陳列的靈芝茶產品及其包裝禮盒.jpg



    2025年是推動“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重要節點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江灣鎮探索林下密碼,開啟靈芝產業的關鍵一年。

    江灣鎮地處韶關市武江區西部,山高林密、水力資源充足、竹木資源豐富,屬于典型的山區鎮,轄區面積234平方公里,森林面積覆蓋率94.7%,平均負氧離子濃度6585.8個/cm3。武江區第一高峰“大東山”及第二高峰“楓嶺頭”均坐落于江灣。

    江灣的資源優勢在于“林下經濟”,江灣鎮充分利用林下資源優勢,探索林下靈芝的財富密碼,目前主推的產業為靈芝產業,主要培育種植品種為紫靈芝和香血靈芝。

    江灣野生靈芝品種主要為紫靈芝,有少量的赤靈芝。但隨著野生靈芝數量逐漸減少,野生靈芝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階段的市場需要。自2013年起,瑤族、鍋溪、胡屋等村都有村民自發利用林下種植紫靈芝,但因產業發展基礎較弱、市場渠道缺乏等原因,規模逐漸萎縮;2016年精準扶貧將江灣靈芝產業作為了產業幫扶項目,種植規模有所擴大,尤其在2023年之后,江灣鎮強鎮富村公司在東莞市鳳崗鎮的幫扶下,充分利用豐富的林下資源優勢,大力推廣林下種植靈芝產業。2025年,產業進一步擴大,通過聯農帶農創造了本地就業崗位1000余人次,切實為當地農民增加了收益。在以干貨銷售為主的基礎上,現已開發了切片、顆粒、靈芝茶等粗加工產品,目前產品銷售反響很好。

    2024年,江灣靈芝產業項目在參加武江區鄉村產業打擂比武中,以94分的優異成績名列前茅。江灣鎮以強鎮富村公司為重要載體,通過補短板,把江灣靈芝產業從單一種植向生產、加工、銷售的全鏈條完善,提升了產業的韌性和盈利能力。一是靈芝菌種培植落戶江灣。江灣鎮積極主動對接韶關學院,利用高校研發的技術優勢,將菌種培植等環節落戶江灣,有效地降低了菌種外購成本和質量風險,填補了我鎮靈芝產業鏈的空白,進一步為江灣靈芝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二是江灣靈芝種植規模逐步擴規提標。在目前推廣種植約30000個靈芝菌包的基礎上,每年均逐步擴大種植規模,提高標準化栽培管理,從源頭把控好產量和品質。三是江灣靈芝加工產品迭代升級。除了依托江灣鎮鄉村振興車間開發的靈芝茶,我們還將開發靈芝酒、靈芝雞等產品,從賣靈芝原料到開發深加工產品,提升江灣靈芝附加值。四是強化江灣靈芝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依托武江區區域公共品牌“武龍源”,聯動推廣江灣本土自有品牌“江灣農家”,打造江灣靈芝特色品牌IP。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逐步拓展靈芝工藝品、靈芝康養體驗、托管體驗服務(如認種認養、親子體驗)等,推動靈芝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江灣鎮借助“雙百行動”,持續深化與韶關學院結對共建,充分利用韶關學院的學科和人才優勢,逐步壯大江灣靈芝產業。目前,江灣鎮與韶關學院已達成共建香血靈芝的培育、種植和銷售合作協議(校地合作實踐基地)。此舉不但有力地打造江灣靈芝的品牌IP,同時也助力了我鎮原有的紫靈芝產業發展,為打造“靈芝小鎮”夯實基礎。

    江灣鎮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簽署了幫扶工作協議,并已進駐江灣建立實踐教學基地。他們積極開展技術指導、技能培訓、成果轉化等“三農”科技幫扶服務,并將深度參與江灣靈芝菌種研制工作,利用其科研實力,研發適合江灣本地環境的優質菌種。同時強化培訓,幫助農戶掌握科學種植方法,提高產量和品質,助力打造江灣靈芝品牌。并從品牌策劃、產品包裝設計到市場推廣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在拓展業務板塊方面,結合學院的專業知識和創意,為托管體驗服務、靈芝工藝品開發、靈芝康養體驗等項目提供規劃設計方案,推動靈芝產業與文旅、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江灣靈芝菌種培育基地效果圖1.jpg


    接下來,江灣鎮將繼續以真抓實干的作風和久久為功的韌勁,探索江灣靈芝的林下密碼,下苦功夫補齊靈芝產業發展中的短板弱項,持續發力,將江灣林下資源優勢轉化為靈芝產業發展勝勢,切實提高村集體和村民的收益,推動江灣鎮“百千萬工程”在2025年重要節點實現“三年初見成效”階段性目標。

 


 (江灣鎮  葉振欣)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