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走進武江 >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地質】區境內的地質屬于沉積巖石地區。以上古生界泥盆~石炭系巖層分布最廣。巖漿侵入活動微弱,受粵北山字形地質構造的影響,區內褶皺和斷裂極其發育,褶皺主要由古生段地層形成緊密式之間背斜核部,以北東向構造為主。

   【地貌】武江區地處南嶺山脈南辳的盆地之中。區境內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最高的黃茂堂山海拔+941米,大崗山海拔+406米,芙蓉山頂海拔+281米。最低武江床處海拔+85米。主要地貌類型為丘陵地帶和沖積小平原。

   【氣候】轄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北中亞熱帶中部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濕氣候。年平均氣溫20.3℃,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58小時,年太陽總輻射為111.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雨量為1537.4毫米,無霜凍期305天,年平均最高氣溫是25.4℃,年平均最低氣溫為16.8℃,年積溫平均為7436.0℃。光、熱、水資源較為豐富,四季宜耕,春末夏初多雨,秋多干旱,能基本滿足喜溫作物和雙季稻生長的需求,作物終年可生長。入汛期平均在每年的四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