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驕陽似火卻擋不住青春的腳步。廣州新華學院助力鄉春突擊隊(以下簡稱“突擊隊”)再次集結,奔赴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開啟為期數日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一次,我們帶著對鄉村振興的熱忱與思考,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續寫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共識凝聚:初至西河,共繪綠美藍圖
抵達西河鎮的第一天,突擊隊成員們首先來到西河鎮人民政府。會議室里,鎮黨委班子成員與隊員們圍坐暢談,從西河鎮近年的發展成果到未來的規劃藍圖,從生態保護的堅守到產業升級的探索,雙方深入交流,最終在“綠美西河”的發展理念上達成高度共識——以人民幸福為前提,讓綠色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最鮮明的底色,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在西河鎮徐徐鋪展。
西河鎮表示:“青年有想法、有活力,西河有資源、有潛力,相信你們可以用自己的創新思維,讓更多人看到我們西河鎮的純天然美麗和鄉村振興所帶來的宏偉變化,為這里注入鮮活的新動能。”突擊隊也鄭重承諾:“將發揮我們專業優勢,用腳丈量土地,用智慧服務鄉村,以實際行動助力西河鎮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五地探訪,觸摸生態與發展的脈動
踏入武江林木花卉產業園,大家瞬間被五彩斑斕的花卉與錯落有致的植被所感染,清新的草木香氣縈繞身旁。在這里,隊員們了解到園區依托原有資源,以市場為導向、經濟效益為中心,利用林下資源和林蔭優勢,開展種植、養殖、休閑、研學等立體復合經營,分區明確,動靜結合。后期園區道路將鋪設瀝青,以減塵降音,助力園區進一步打響知名度。
在南嶺詩意文化康養園,青山綠水間處處洋溢著悠然自得的天然生活氣息。隊員們漫步其中,了解到這里搖身一變為“天然氧吧”的發展歷程。成片的樹木整齊排列、環繞四周,樹干通直似綠塔,投下大片清涼綠蔭;冷水魚養殖池塘里,斑點叉尾鮰在清澈的水中自在游弋;沙山湖水庫波光粼粼,岸邊環繞粉紅沙灘等別致景樣,不時有飛鳥掠過水面,激起圈圈漣漪……園區在開發中始終秉持綠色共享理念,致力于守護這份自然本真,讓康養園在滿足游客休閑需求的同時,實現生態與經濟的和諧共生。
走進韶韻生態葡萄園,飽滿的陽光玫瑰和巨峰掛滿枝頭,淡淡的果香撲鼻而來。隊員們深入了解葡萄種植產業,隊員們在基地實時直播帶貨,拍攝精美的宣傳短視頻,助力農產品可以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突擊隊成員借助互聯網宣傳優勢,拍攝熱門短視頻推廣當地汁水飽滿的葡萄,通過聚焦農產品與故事化宣傳為“甜蜜產業”賦能,提升產品附加值,讓這串小葡萄成為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在五指毛桃產業基地,一扎扎五指毛桃陳列于桌上,獨特的椰香氣彌漫四周。隊員們了解到,這種鄉土藥材經規模化種植后身價倍增,已成為當地的特色支柱產業。在現成的電商直播平臺上,隊員們充分發揮話術魅力攬客,熱情推介五指毛桃根段、圓片以及同紅棗和枸杞加工合成的五指毛桃面,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全方位助力這一產業煥發新活力,讓五指毛桃的香氣飄向更遠的地方。
鄉村振興浪潮中,北片黃塱村正經歷著看得見的蛻變。跟隨村委委員林勇基的腳步,北片黃塱上壩村、中壩村的新貌躍然眼前:中壩村健身廣場告別雜草坑洼,化作平整活動空間;上壩村“白改黑”工程讓破損水泥路變身為平順瀝青路;破舊倉庫蛻變為紅旗點綴的大禮堂,成了凝聚鄉情的文化陣地;果園路、馮家巷等窄巷也從雜草叢生變得整潔美觀。
這些變遷,深深印在村民心間。30多歲的李女士記得,從前道路坑洼、環境雜亂,如今瀝青路安全好走,廣明龍村里的公園成了老人散步好去處,河邊也愈發干凈。88歲的羅阿婆更是感慨萬千:“現在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這位久居黃塱村的老人,親歷了從山區獨居、缺水艱難,到如今新房林立、用水便利的跨越。
從硬件升級到生活提質,黃塱村的每一處改變都透著溫度。正如村民們的心聲:“希望越來越好”,這樸素的期盼里,藏著對家園的熱愛。為綠美西河點贊,更為黃塱村在鄉村振興路上的堅實步伐喝彩。
青春擔當:以行動續寫西河故事
幾天的調研生活眨眼而過,但隊員們的腳步從未停歇。從會議室里的共識凝聚,到田間地頭的實地探訪,從專業技術的學以致用,到與村民的暖心交流,突擊隊用青春的視角觀察西河的變化,用青年的力量服務西河的發展。
在“綠美西河”的理念下,我們看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見證了鄉村振興帶來的深刻變革。未來,助力鄉春突擊隊將繼續帶著這份初心,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讓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綻放更絢麗的光彩,持續推動產業經濟發展,與西河鎮共同奔赴更美好的明天!
(西河鎮 廣州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