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土地撂荒問題猶如一塊“絆腳石”,制約著農村的發展。為推動土地撂荒治理工作取得成效,西河鎮黨委、政府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撂荒地復耕復種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西河鎮不斷積極探索,通過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村民復耕,推動撂荒地向種植大戶、農業企業等新興農業主體流轉,對無法流轉的由村集體統一管理或規劃種植。
今年西河鎮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涉及六個村,主要集中在西河-重陽公路沿線,自五月鎮黨委、政府動員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后,各村迅速響應,積極行動。六月的雨水天氣,如同不速之客,打亂了撂荒地復耕的節奏,讓鎮、村干部眉頭緊鎖。但他們沒有絲毫懈怠,安排專人查看氣象預報,以及組建人員實地觀察土壤濕度,爭分奪秒地搶抓每一個晴好天氣。在緊張的復耕工作中,農機與種子調度有序,人機協同高效運轉。打地、起壟、播種,各環節緊密銜接,一氣呵成。鎮干部焦急地提醒:“這幾天天氣難得晴好,得趕緊把地打完。要是過幾天再下雨,土地含水過多,就又沒法作業了。”村干部也緊跟著催促:“等過幾天天晴了,大家得趕緊播種,不然剛打好的地很快就會長滿雜草。特別是種玉米的,過了6月,可就不適合播種了。”在急切的催促聲中,各村借助機械化耕種力量,迅速完成了撂荒地的打地起壟工作,如今已全面進入播種的繁忙階段。西河鎮糖寮村在打地過程中,還貼心地為村里缺乏勞動力的家庭清表平整了近五畝撂荒地,看著平整松軟的土地,這些家庭喜上眉梢,紛紛踴躍參與復耕復種工作,積極的穿梭在復耕農田間。
近日,西河鎮田心村靠近西河-重陽公路線的區域,曾經荒蕪的撂荒地如今已煥發新的生機。這片土地上種植的玉米長勢喜人,一片綠意盎然,標志著撂荒地復耕工作初見成效,這讓一直為此努力的鎮、村干部終于稍微松了一口氣。預計再過一段時間,西河-重陽公路線的撂荒地將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成為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西河鎮在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中,以堅定的決心、創新的思路和務實的舉措,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未來,西河鎮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鞏固和擴大復耕成果,讓更多的撂荒地變成“希望田”“致富田”,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西河鎮 何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