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兒童對科學的興趣,增強兒童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其科學文化素養。4月13日上午,西河鎮朝陽北社區聯合海鄰社工開展“丹心護童,助力同行”未成年人活動,活動為孩子們開啟了一場充滿趣味與探索的科學之旅。
活動伊始,專業科學老師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片和小游戲,向孩子們展示了科學的奇妙場景,迅速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引發他們對科學現象的好奇。隨后,老師組織了一場“磁鐵撲克牌”小游戲,孩子們隨機抓取一張撲克牌,緊接著,老師隨機說出一個撲克牌數字,抽到對應數字牌的小朋友需起身,向老師提出一個自己好奇的科學小問題。問題五花八門,從“為什么磁鐵能吸鐵”到“生活里還有哪些東西能用磁鐵吸起來”,孩子們思維活躍,互動熱情高漲,在一問一答中,成功激發了對科學探索的濃厚興趣。
緊接著,活動進入小組合作實踐環節——制作“土電話”。孩子們兩人自由組隊,齊心協力,利用紙杯、棉線等簡易材料,全神貫注地制作屬于他們自己的“土電話”。制作過程中,棉線穿引困難、紙杯固定不牢等問題接踵而至,但孩子們沒有絲毫退縮,而是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共同嘗試解決辦法。當他們首次通過自制的“土電話”清晰聽到同伴傳來的聲音時,驚喜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這一環節不僅讓孩子們直觀領略到聲音借助介質傳播的科學原理,更重要的是,在合作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溝通、學會了互相幫助,進一步培養了他們的社交能力。
活動的高潮部分是DIY環節——制作磁懸浮筆。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拿起材料,有條不紊地開始組裝磁懸浮筆。組裝過程中,遇到磁極排斥或吸引方向不對等問題時,老師耐心引導,鼓勵孩子們思考并嘗試解決。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反復嘗試,逐漸掌握了調整磁極方向的技巧。當看到自己親手制作的筆成功懸浮在空中,孩子們興奮得歡呼雀躍。此刻,老師結合實驗現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懸浮的概念,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助力孩子們輕松理解磁極的性質,老師還進一步拓展介紹了磁懸浮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應用,極大地拓寬了孩子們的科學視野。
此次活動,孩子們不僅親手制作出磁懸浮筆,更在實驗和講解中深刻理解了聲音傳播、懸浮原理、磁極性質及形成等科學知識。互動、體驗式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歡樂中學習科學,在實踐中提升科學素養。未來,朝陽北社區將繼續開展此類科學活動,為兒童的科學探索之路點亮更多明燈。
(西河鎮朝陽北社區 謝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