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灣鎮武洞村至乳源縣白竹村的跨鎮道路路面已全部鋪設完成,標志著該道路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已初步具備通車條件,困擾江灣鎮多年的“連接路”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這條全長3.1公里的新道路,不僅為災后重建注入新動力,更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打通“任督二脈”。
災后重建的“破局之路”
2024年4月,江灣鎮遭遇特大洪澇地質災害,唯一進出通道省道S520線嚴重損毀,暴露出單一交通命脈的脆弱性。災后,在武江區委、區政府統籌部署下,原江灣鎮災后重建前線指揮部立足于道路修復與長遠規劃相結合,在搶通S520線的基礎上,提出建設武洞至白竹道路,并經區委、區政府批準實施。歷經數月攻堅,這條跨鎮道路于近日完成了路面鋪設工程,接下來施工單位將搶抓工期,進行水溝修建,安裝防護設施等,盡快實現正式通車。江灣鎮實現與周邊鄉鎮路網互聯互通,徹底結束江灣鎮“孤島”歷史。
打通發展“主動脈”
新道路正式通車后,江灣鎮武洞村至乳源白竹村車程由原來的2小時15分縮短至20分鐘,農產品運輸、旅游資源共享效率將得到顯著提升。以前去鄰鎮需繞行山路1小時,如今一腳油門直達,山貨出村、游客進村都方便了!道路還串聯起風車山、豬頭石山等景點,為規劃中的環線旅游打下基礎,助力“交通線”向“經濟線”轉變。
鄉村振興再添引擎
武洞至白竹道路是江灣鎮災后重建“路網升級計劃”的關鍵一環。同步推進的還有江灣-大布鎮旅游公路、豬頭石山登山環線等工程,未來將形成“一主多支”的交通格局。江灣鎮將依托新路網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打造“風車觀云海、古道賞奇石”等特色旅游項目,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今日江灣,路通人和
站在新鋪就的水泥路上,可見工程車仍在進行護欄安裝加固等收尾作業。這條3.1公里的道路,承載著江灣人告別“出行難”的喜悅,更開啟了小鎮從“災后重建”向“振興蝶變”的新篇章。
(江灣鎮 劉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