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宣傳工作要求,惠民街道堅持以“三培養”為抓手強化新聞宣傳隊伍建設,培養一支講好惠民故事、傳播惠民好聲音、展示惠民好形象的宣傳隊伍,促進街道新聞宣傳工作邁向新臺階。
培養一個“1+14”宣傳工作體系。今年,惠民街道制定了《關于加強新聞宣傳工作的實施方案》,推進新聞宣傳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構建由街道黨工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牽頭負責、所有部門齊抓共建、14個社區共同參與的“大宣傳”工作體系。街道定期組織若干部門、社區開展選題會,通過選題分享、逐題研討、定題研磨等形式,以“頭腦風暴”碰撞出創新火花,目前已開展7場選題會,策劃報道了《“和風惠民”是怎樣的“惠民”》《樂游武江丨尋覓手繪里的惠民坐標,從秋天的第一次騎行開始》《武江北社區City Walk指南,探尋老城新故事》等多篇精品文章,有效提升了選題轉化率。此外,建立起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相結合的宣傳考評機制,將采編數量與質量作為指標納入日常、年度考核,曬成績、亮短板,營造比學趕超的宣傳工作氛圍。
培養一批講好惠民故事的宣傳工作骨干。眾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事業興。惠民街道從各部門、各社區選取1-2名文字水平較強、有視頻制作特長的干部組成宣傳骨干隊伍,并邀請區級專業記者開展融媒體業務知識培訓、公文寫作培訓,今年已累計培訓60余人次。宣傳骨干們按照“一社區一特色”,充分發掘轄區歷史文化故事、干部團結奮斗故事、推進基層治理故事進行宣傳報道,如圍繞武江北社區打造“最溫馨黨群服務中心”、新華北社區及群立社區“我為群眾辦實事”、東崗嶺社區“我在社區過暑假”、沐陽東社區“深化黨建聯建共建”等主題推出的《武江北社區:黨建引領 家在社區》《“小驛站”釋放“大愛心”,為民服務“零距離”》《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黨建帶團建,激發“新”活力》等稿件,登上“南方plus”“韶關日報”“韶關先鋒”等省市級媒體,以點帶面匯合力,多點開花顯成效,以惠民好聲音,展現惠民好形象。
培養一支“人人都是宣傳員”的宣傳工作隊伍。新聞宣傳與業務工作相伴而生,每位干部都是天然的宣傳員。惠民街道號召全體職工干部轉變思想觀念,從“要我宣傳”轉向“我要宣傳”,充分發揮一線優勢、陣地優勢挖掘體現基層治理效能的事跡,為構建街道“大宣傳”格局凝心聚力,逐漸形成人人重視宣傳、人人參與宣傳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今年惠民街道被區級媒體采稿總計125篇,市級媒體采稿20余篇,省級媒體采稿30余篇,其中《打造“粵心安·善美心房”,讓心理服務在“家門口”觸手可及》《愛心接力,讓“熱血”溫暖寒冬》《為暑假生活增添趣味》等稿件及視頻登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居民歡慶賀新年》《以真心換真情,這位社區書記這樣說……》等稿件都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反響,制作的經濟普查清查宣傳、“創文知識知多D”、惠民文化周末主題活動系列等視頻亦獲得廣泛轉發關注,整體較往年量質齊升。
接下來,惠民街道將繼續圍繞區委區政府的重要決策部署,緊扣街道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全面宣傳街道在基層治理、服務群眾、創新創優及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新成效,形成上下聯動、聲勢強勁、主題鮮明的宣傳工作機制,在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展示“團結、奮進、出色、出彩”的惠民底色。
(惠民街 劉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