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要聞動態

武江區委書記張廣暉:緊抓時與勢,高質量打造更具魅力中心城區

發布日期:2023-06-12 16:30:35 來源:武江發布微信公眾號
打印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近日,區委書記張廣暉在接受南方+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武江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重要安排,以實招硬招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在產業發展、招商引資、鄉村振興、文旅經濟等方面奮發有為,以爭先進位的精氣神打造更具活力更具魅力的現代化中心城區,加快建設韶關“雙化雙融”先行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率先突破區,奮力實現韶關市下達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的目標,為韶關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排頭兵貢獻武江力量。

南方+記者:

    招商引資是一個地方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武江區在招商引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果?

張廣暉:

    招商引資是武江區打造承接全省產業有序轉移平臺載體以及推動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來,武江區進一步發揮比較優勢,創新協同構建“三條鏈”,助力招商引資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截至今年5月,武江區完成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35個,合同投資額47.54億元,其中超億元項目17個,制造業項目6個;新開工建設項目13個,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100%。

    一是構建全員招商“責任鏈”。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成立區鎮村三級書記任組長的招商領導小組,領導干部親自招、帶頭招。制定《武江區開展全員招商工作的實施方案》《武江區城鄉融合產業園招商引資管理辦法》,明確工作責任和考核辦法,激發和調動全區各級部門、干部招商引資的工作熱情。每周更新招商動態,每月通報招商成績,營造人人都是招商引資“產業引導員、信息收集員、項目服務員”的全員招商氛圍。

    二是構建宣傳引商“推介鏈”。完成《武江區招商引資推介》系列手冊編撰印刷,上線“武江招商”微信小程序,并發布2023年武江招商宣傳片,夯實招商推介基礎。推行“外出招商+本地挖潛”結合的招商方式,一方面積極參加省、市招商大會,主動到珠三角、長三角等產業發達地區招商;另一方面舉辦鄉賢招商會,積極開展招商挖潛行動,引導鄉賢和本地企業開發武江產業項目、入駐武江產業園區。通過借助各類投促會、商展會的平臺強力推介武江資源。成功引進廣東中開新型材料年產10萬噸A級新型防火保溫材料(巖棉)生產基地項目、錦勝綠色裝配式建筑鋼生產項目及富增泡棉年產萬噸泡棉生產基地項目。


1.jpg


    三是構建要素穩商“保障鏈”。大力推進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城鄉融合產業園園區主干道全線通車,平整土地超800畝,片區道路、園區配套污水處理廠工程預計2023年7月底全面竣工,園區承載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實施“一項一策”要素保障計劃,由區主要領導帶隊積極對接省發改部門,成功協調解決中開巖棉等項目用能問題,為項目落地提供充分要素保障。區法院和區工信局在武江科創園掛牌設立“共享法庭”,在每周“園區服務日”為企業及職工提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共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大力落實市委“不能說不行,要說怎么辦”工作要求,用足用好惠企便企政策,以“金牌店小二”“首席服務員”的服務為投資商提供更優質營商環境。


2.jpg


南方+記者:

    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是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武江區如何深入落實“百千萬工程”,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張廣暉: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是省委推動全省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在新起點上更好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部署。

    武江正舉全區之力以“三個聚焦”力促“三個突破”,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武江新篇章。2023年一季度,全區地區生產總值78.4億元,同比增長5.7%,總量韶關市第一,增速全市第三,在一季度韶關市“百千萬工程”考核中綜合排名第二。


3.jpg


    一是聚焦“強動力”,在現代農業上攻堅突破。堅持種植業標準化發展,有序推進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幫助園區企業流轉土地4100畝,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300多畝、蔬菜大棚80畝,其中番靈蔬菜生產基地苦瓜、菜心等產品已獲得有機蔬菜認證和供港蔬菜基地證書。加速推進蔬菜加工和冷鏈倉儲項目建設,已完成興順佳集團2萬立方米冷庫以及預制菜車間大樓土建工程,八加一合作社蔬菜加工車間、科悅蔬菜分揀包裝中心等4個共計超2630平方米的蔬菜加工廠房即將建成使用,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將得到極大提升。堅持強化農業品牌體系建設,依托鄉鎮農業資源優勢,突出發展效益好、市場前景好的特色農業項目,培育更多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粵字號”等品牌。龍歸貢柑于今年5月成功入選2023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是廣東省13個入選的農產品之一。截至目前,我區已成功打造龍安淮山、黃塱無花果、龍歸香蜜薯、妙聯絲茅姜、江灣天冬、重陽貢柑、龍歸生豬、龍歸絲苗米、龍歸貢柑等9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農業“金字招牌”數量在全市排名第五。堅持增強鄉村發展后勁,圍繞“生態立鎮、產業富民、城鎮帶動、項目支撐”發展思路,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布局,積極謀劃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優質項目招引。一季度武江區完成鄉村重點項目投資超2700萬元,進一步夯實了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平臺基礎。圍繞現代農業加工園和兩條鄉村精品線路開展招商,目前已謀劃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深加工、重陽鎮千畝檸檬種植基地、綠色水產養殖國家級示范基地、龍歸鎮續源村古茶樹開發等4個項目,預計全年總投資可達1.6億元以上。

    二是聚焦“固基礎”,在鎮域經濟上攻堅突破。推動和美鄉村建設,深化開展“打擂比武”活動,加大政府補貼比例提高至1:1.3,已安排資金3700萬元用于深化打造龍歸至江灣省級美麗鄉村精品線、重陽“青林水岸 紅色印記”美麗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等,推動美麗鄉村串珠成鏈、連片成景。搭建鎮級運營平臺,實現強鎮富村公司5個鄉鎮全覆蓋,統籌駐鎮幫鎮扶村資金,按每個鎮不少于200萬元撥付到鎮,扶持建設廠房等固定資產,推動產業項目不斷壯大、村集體收入不斷提升。借力多方幫扶資源,促成東莞市資助武江區強鎮富村公司近百萬元,有力夯實強鎮富村公司運營基礎。吸引鄉賢回流建設鄉村振興車間10個,帶動就業500余人,實現村集體每年增收超過50萬元,每人年均增收3至6萬元。截至目前,全區強鎮富村公司營業總額654.54萬元,其中2023年達360.2萬元。


4.jpg


    三是聚焦“激活力”,在賦能發展上攻堅突破。做好“統籌”文章,成立臨時黨支部領航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1+5+N”三級指揮體系作用,加快推動4方面26項60個工作任務落地實施,成功解決芙蓉新城保利3號地塊7年征拆難題,一季度全區鄉村振興指標排名全市第二。下足“增效”功夫,組織考核指標、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及規范政府采購程序等多場專題培訓,全面提升干部隊伍認領重點任務、落細落實具體工作的能力水平,推動干部隊伍在觀念上、資源上主動融入市縣區高質量發展全局。錨定“行穩”目標,實施區級每周一調度、西聯鎮黨建月談、江灣鎮“圍爐夜話”等工作機制,集中力量解決鎮域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提升、城鎮建設等關乎高質量發展“最后一公里”問題,以實干實績推動“百千萬工程”行穩致遠。

南方+記者:

    產業和項目是拉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近年來,武江區的文化文旅產業表現突出,“夜經濟”火爆,武江區是如何通過推動一個個項目落實落地,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的?

張廣暉:

    武江區以“三個加強”打基礎,“三個堅持”促提優,帶動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成功打造“孟洲壩夜市”新名片,實現文旅經濟強勁復蘇。五一期間全區接待游客近23.2萬人次,同比增加82.06%,限上住宿企業5天平均入住率達74%,增加值近2010萬元,旅游餐飲開票金額占全市比重超30%,實現旅游收入近5000萬元。

    “三個加強”打牢文旅產業發展基礎。加強體制機制建設,成立區旅游發展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區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區文旅體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對全區文化旅游發展資源進行優化整合,豐富旅游消費結構,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加強資源普查力度,制定武江區旅游資源普查方案,組建資源普查隊伍,厘清全區旅游資源規模、類型、分布、開發現狀、周邊環境等,深度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歷史底蘊”,科學開展資源評價和等級評定,為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提供數據資源支撐。加強規劃引領作用,科學制定武江區文旅體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不斷提升城區旅游消費能級。深入打造特色區域消費中心城區,韶州文創園建設提速,保利廣場、摩爾城、富康廣場等5個商業綜合體日益繁華,西河健身廣場、沙洲尾、群康路等商業街區提檔升級,區域商業能級和首位度有效提升。


5.jpg


    “三個堅持”激發文旅項目帶動作用。堅持立足資源建項目,立足山水資源,以民生福祉為導向,打造韶州公園、龍歸水岸公園、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武江科普基地等一批休閑旅游地標。立足農業資源,以農旅結合為主線,打造重陽鎮千畝油菜花海、十里江灣等一批鄉村旅游地標。立足文化資源,以傳承弘揚為目的,打造龍歸糧倉、山蕉知青文化園、龍歸帶頭古道等一批農文旅地標。堅持聚焦需求優項目,深入開展孟洲壩夜市經營情況調研,制定《夜市規范提升設計方案》《區直部門協調聯動保障方案》,科學劃分美食區、展銷區、廣場區,打造數量充足的格子商鋪和自由買賣區,實現從“粗放經營”到“井然有序”華麗轉身,成功打造五一期間人流量達到21萬人次、日均客流超4萬人次的“孟洲壩夜市2.0”精致消費場景。立足游客游覽、消費體驗需求,實施硬件設施完善行動,完善一批停車場、旅游標識牌、旅游廁所等基礎設施配套,有效提升孟洲壩夜市、山蕉農文旅文化園等多個文旅項目接待服務能力。堅持吸引流量推項目,拍攝發布《武江文旅形象宣傳片》,全面展現武江城市環境、經濟商貿、自然風光及人文形象。制作《人間有味是清歡》微紀錄片與系列專題報道,廣泛宣傳孟洲壩夜市。舉辦“孟洲壩夜市2.0plus”“芙蓉大舞臺”系列活動,融入文化、藝術、車展等元素,促進商業綜合體、夜市等消費體驗場景提檔升級,不斷聚集人氣流量。


6.jpg

  


(南方+  劉昆妃)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