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式消費是指消費者預先向商家交付一定額度的消費金額(一般可以獲得商家的額外優惠),每次消費后扣除預交的消費金額,是可以分次數、分階段、分期限,并可以以充值等方式延續的市場交易行為。
當下,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預付卡消費模式因具有一定便利性和價格優惠,在商業零售、餐飲、住宿、健身、旅游出行、美容美發、教育培訓、養生等行業越來越流行,成為新興消費業態。不可否認,預付卡消費模式對促進消費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背后也潛藏著諸多隱患,存在著繳費后商家“翻臉不認人”“辦卡易退卡難”“卷款跑路”等問題。誠然目前法律對預付卡行為沒有明確的準入門檻,從最終處理情況來看,消費者事后維權成功率不高、即便贏了官司,也可能面臨難以追回欠款的局面。
在此,武江區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辦卡充值需謹慎理性,提高防范風險意識。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消費建議:
一、查看經營者證照是否齊全。辦卡消費前要注意查看經營者的營業執照及資質是否合法。建議消費者盡量選擇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度高、經營狀況好的商家。不要僅憑抖音,微信等媒體平臺的宣傳就選擇消費。如果遇到經營者新近成立又大量發行預付卡的情況,不要盲目跟風,以免上當受騙。
二、查看經營者是否存在重大經營風險。1.消費者可手機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錄入銷售商家營業執照名稱,查看是否被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狀態。
2.手機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全國12315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網址“https://tsgs.12315.cn/#/viewport”;微信、支付寶小程序及公眾號為“12315 投訴公示”),在平臺選擇廣東省韶關市地區輸入商家營業執照名稱,查詢特定商家之前有否被投訴情況、商家是否接受消費者意見積極妥善處理消費糾紛。
三、科學理性充值。不要被商家宣傳優惠折扣迷惑而沖動消費,認清自身的需求,切勿貪圖便宜大量購買或充值額度過大,以免商家大力度優惠后的“跑路”“失聯”,給自身造成損失,因小失大。一次性充值金額不宜過多,要謹慎選擇金額過大、服務期限過長的預付式消費,避免承擔過大的風險。
四、簽訂正式書面合同。辦卡消費前要簽訂書面合同,口頭承諾不可信。要查看清楚合同內容,合同內容應當載明“商品或者服務的具體內容、價款或者費用、預付款退還方式、違約責任等事項”。如發現合同中存在收款不退,過期作廢,丟卡不補等“霸王條款”,消費者要勇敢說“不”。
五、妥善保存好消費票據。辦卡消費要索要票據,并妥善保管,一旦發生糾紛便于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金額大的消費卡,要做好備份,定期核對消費記錄和金額,每次消費后注意核對余額動態,以防卡內余額缺失。
六、主動維權。辦卡消費發生糾紛,消費者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2012年第9號《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國務院令第77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和2025年5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規定向有關行政部門或法院反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詳細內容可上網查閱。或者撥打12345、12315投訴或通過微信“全國消協智慧315”小程序向消委會反映;遭遇商家惡意卷款跑路、涉嫌經濟詐騙的撥打110報警。
(區市場監管局 朱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