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推進“雙百行動”走深走實,近日,深圳大學與韶關學院組織專家團隊前往武江區重陽鎮,圍繞留守兒童語言發展問題開展公益義診活動。此次活動聚焦鄉村教育發展中的重點難點,通過科學的語言評估與專業指導,助力鄉村學校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為鄉村振興注入教育支持的新動力。
響應“百千萬工程” 深化教育幫扶
“雙百行動”是深入實施百校聯百縣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行動,主要圍繞突出公共服務支持,提升鄉村地區在教育、醫療等領域的發展水平。教育幫扶就是重要實踐之一,本次義診活動由深圳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與韶關學院外國語學院聯合主辦,充分發揮了高校科研與人才優勢,聚焦鄉村教育中的語言發展問題,為留守兒童提供科學支持。
在武江區“雙百行動”服務隊及重陽鎮政府的組織協調下,來自深圳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和韶關學院外國語學院的十余名專家使用量表、眼動儀以及功能近紅外腦成像等前沿診斷方式對重陽鎮的兒童語言發育水平進行精準評估。
聚焦留守兒童語言發展 開展精準幫扶
專家團隊抵達重陽學校后迅速投入工作,對重陽學校的800余名在校學生實行了全覆蓋的語言能力進行了全面測試與評估。測試內容涵蓋聽力、表達、閱讀和書寫等多個方面,特別關注可能存在語言障礙的兒童。通過量表、眼動儀以及功能近紅外腦成像等診斷方式獲得的數據結果,專家團隊發現部分學生在語言發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如語音辨識能力不足、語言表達能力薄弱等問題,并為學校提供了針對性強的干預建議,幫助教師更精準地開展教育支持。
在后續的互動環節中,團隊解答了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并就如何識別和干預語言發展問題提供了專業指導。活動現場,重陽鎮黨委書記李佳月對專家團隊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重陽學校書記張貴明表示,此次活動為鄉村留守兒童的語言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幫助學校更好地規劃后續教學工作。
整合義診與科普 助推鄉村教育提升
團隊前往重陽鎮衛生院舉行了公益義診,專家團隊為留守兒童開展個性化語言評估與干預指導。義診過程中,使用先進儀器設備為兒童和家長提供語言發展障礙診斷及咨詢服務。活動中,專家們耐心解答家長的疑問,針對兒童的語言發展問題提出科學的指導建議,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語言學習。
依托“雙百行動” 打造教育幫扶新模式
深圳大學與韶關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深化“雙百行動”框架下的教育幫扶合作。未來,雙方計劃探索建立常態化的校地合作機制,通過定期的語言能力評估、教師培訓及學術支持,進一步優化鄉村學校的語言教育資源配置,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
此次義診活動是高校通過資源整合與精準施策服務鄉村教育的生動實踐,更是“雙百行動”著力教育幫扶的重要探索。參與此次義診的專家團隊包括深圳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神經語言學實驗室主任陸爍教授、外語實驗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毅老師、楊靖雯副研究員、語言學習實驗室主任鄭華勇老師及韶關學院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王玲、院長闞哲華教授等。
(區教育局 張艷婷 張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