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走進武江 > 武江特色

青山綠水畫中游,綠美武江萬里碧道(龍歸段)正式啟用!

發布日期:2023-05-18 16:33:20 來源:本網
打印


    近日,記者從武江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了解到,武江區萬里碧道(龍歸段)項目已正式完工啟用,并于5月11日舉辦了“萬里碧道,幸福武江”主題活動。

    春風輕拂,陽光微灑,正值春游踏青的好時節,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萬里碧道(龍歸段)安民祠看到,碧道以龍歸水為主線依岸而建,曲折有致,清水綠岸,高標農田里,生機盎然。安民祠邊上的大榕樹下,搶先前來打卡的市民群眾正舉著手機、相機拍照留念。

    據介紹,武江區萬里碧道(龍歸段)項目為武江區深入推進綠美武江生態建設實施的綠色通道品質提升行動內容之一。該碧道位于龍歸鎮,起于社主大橋至風田村南岸瀑布,全長13公里,項目總投資達1200萬元;新建有瀝青步道6.9公里、汀步步道0.95公里、棧道0.7公里,以及建有公廁、廊架等配套基礎設施。碧道沿途有龍歸驛站、龍歸糧倉、安民祠、觀鳥平臺、金桑園、九子山觀賞點、高城電站、文武閣塔、南岸瀑布等景觀,形成以水為紐帶,集生態、安全、文化、景觀和休閑功能為一體的復合型廊道,成為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載體和韶關靚麗的水生態名片。

    近年來,武江區認真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因地制宜推進萬里碧道建設,通過推進碧道建設,保護好郊區段水系兩岸現有林木資源,在做好水生態保護的基礎上,形成景觀效果突出的近自然水岸森林。其中以點帶面重點打造了南水河碧道、重陽水碧道、江灣水碧道、龍歸水碧道,取得喜人變化。如今,武江區萬里碧道沿線的龍歸糧倉、安民祠、方田村、文武閣塔等景觀已成為網紅打卡點,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帶動了當地農村旅游和經濟發展。2022年初,武江區更是搶得省里“碧道紅包”資金獎勵1000萬元,綠水青山正轉化成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據悉,5月11日上午舉辦的“萬里碧道,幸福武江”啟用活動,武江區的黨員干部代表將以徒步穿越碧道的形式,從安民祠起,徒步至文武閣塔,全程約5公里,一起感受武江區萬里碧道建設和生態文明成果。

    據介紹,武江區萬里碧道(龍歸段)起于社主大橋至風田村青步道6.9公里、汀步步道0.95公里、棧道0.7公里,以及建有公廁、廊架等配套基礎設施。沿途有龍歸糧倉、安民祠、文武閣塔、南岸瀑布等“網紅”景觀,形成以水為紐帶,集生態、安全、文化、景觀和休閑功能為一體的復合型廊道。

    此次活動從安民祠起,徒步至文武閣塔,全程約5公里。沿途中,活動人員游覽于歷史厚重的安民祠、文武閣塔,熏陶著武江傳統文化;徜徉于河岸邊的金桑園、龍歸淮山種植基地,感受田園農耕之樂趣;遠眺美不勝收的九子山,呼吸著碧水“這里真的很美!特別是今天在細細煙雨之中,猶如誤入仙境,又如行走在山水畫之中?!贝蠹乙贿吪恼找贿吔涣?,紛紛表示將會推介給親朋好友前來打卡,讓萬里碧道成為通向鄉村振興的圓夢之道。青山的自然氣息。

    近年來,武江區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動綠美武江生態建設,促進武江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把萬里碧道建設作為水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抓手,有機結合中小河流治理、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游等工作,因地制宜,系統推進沿線農村風貌提升、農房改造,重點打造了龍歸水碧道、南水河碧道、重陽水碧道、北江碧道(韶關市區段)等一批精品線路,使獨具武江特色的田園風光、山水景色初步串珠成鏈,形成了眾多網紅打卡點,綠水青山正轉化成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接下來,武江區將按照《關于深入推進綠美武江生態建設的實施方案》計劃,以進一步優化綠美武江空間布局,大力建設山水林城湖相依綠美武江,打造城鄉協同美麗家園的工作思路,力爭到2027年,武江區新增道路綠化美化10公里,完善提升道路綠化美化20公里,完善水系綠化長度10公里。到2035年,新增道路綠化美化20公里,提升道路綠化美化50公里,線路綠化率達95%,落實碧道沿岸水源涵養林和景觀林建設10公里,綠色通道綠化景觀品質得到全面提升。

  


(區自然資源局)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