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聚焦訪談

武江:全面激發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發布日期:2022-09-07 15:07:23 來源:本網
打印

2021年武江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市率先突破300億元

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當前

武江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建設韶關‘雙化雙融’先行示范區

和高質量發展率先突破區”發展定位

力爭在突破制約上破局、

在體制機制上創新

以改革攻堅規范治理新成效

全面激發武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具體工作將如何開展?

日前

韶關日報記者對武江區委書記張廣暉

進行了專訪


    改革攻堅規范治理是市委、市政府把握大局大勢、堅定信心決心作出的重要部署,能否介紹一下武江區開展“改革攻堅規范治理年”工作的目標和要求?

    張廣暉:開展“改革攻堅規范治理年”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韶關破解發展難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武江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實施了18個重點領域139項規范治理任務,謀劃出臺了16個專項行動、4個工作保障方案,建立完善“一把手”抓落實、常態化聽進展、“周匯報、月匯總、季回顧”督導機制、典型經驗總結推廣等工作制度,著力以規范治理新成效推動實現經濟發展質量更優、城鄉發展要素流動更順、鄉村振興畫卷更美、生態文明底色更足、改革攻堅力度更大、社會治理水平更強的美麗武江,打造韶關“雙化雙融”先行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率先突破區。


    武江區的經濟體量是全市最大的,請問武江區是如何把規范治理用在突破發展瓶頸以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的?

    張廣暉:今年以來,武江圍繞“規范什么、怎么規范”,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下功夫,力求釋放更多發展動能。

    一是突出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建設重點園區。目前,武江區城鄉融合產業園“一橋一路”全線貫通,在談項目13個,項目總投資約24億元;武江科創園已引入企業100余家,上半年為我區創造稅收超4000萬元,青創中心完成裝修改造,64家企業申請入駐,其中18家已簽訂合同;6月成功申報創建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爭取到第一批省級財政資金3000萬元。

    二是突出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大廳,行政許可事項即辦件占比、全流程網辦率達100%,位列全市第一。


    最近在孟洲壩涌現出“地攤經濟”,形成了網紅夜市,廣受群眾贊譽和好評,請問武江區是怎樣去規范治理的?

    張廣暉:近期,韶州大道南有不少市民慕名前往漫步夕陽余暉、欣賞落日晚霞、感受習習清風,進而衍生出人潮涌動、熱鬧非凡的“地攤經濟”。這個網紅夜市出現后,雖然曾短暫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牢記規范治理不是要“管死”而是要“搞活”,不是要“捆綁”而是要“松綁”,以“規范化+人性化”的管理舉措,通過規范擺攤時間、品類、區域等經營行為提升夜市管理質量,增設停車場、公共衛生間等基礎設施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加強保潔維護環境衛生,增設護欄保障交通安全,加大巡邏維護治安穩定等一系列措施,武江區有效保障了臨時擺攤點的規范運行,做法成效被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平臺、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等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報道。

    接下來,武江區將進一步升級打造孟洲壩夜市的2.0版本,深入挖掘武江夜生活的魅力品位,讓更多生態美、環境美轉化為拉動消費的新引擎。

  


(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嘉寧)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