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四個“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15日下午,武江區召開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會,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以更好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區委書記張廣暉,區委副書記、區長黃藝坤,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孫理鳴,區政協主席彭波,區委副書記王友華參加會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廖功文主持會議。
會議邀請香港浸會大學教授及生物系副主任、香港特區政府海岸公園管理委員會主席邱建文作《龍年說新種:海洋生物新發現》專題輔導。據介紹,邱建文是受邀參加我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深潛器首個科考航次的香港特區科學家,近二十年來圍繞大灣區淡水生物入侵種、近海珊瑚生態系統以及深海熱液與冷泉生態系統展開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在國際學術周刊發表了超過250篇學術論文,并發現及命名包括珊瑚,水母,扇貝,多毛類在內的30個新種。學習會上,邱建文圍繞生物多樣性,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并通過分享“蛟龍”入海,以及他們發現的深海、淺海新物種的故事,把與會人員帶進了神秘的海洋世界,探尋了很多奇珍異寶,讓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給與會人員保護陸地上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啟示,增進了環境保護意識。
會議強調,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近年來武江區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各單位各部門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把握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更加堅定自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保護原生態、修復病生態、建設新生態;要堅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部署要求,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著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努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繼續補短板、強弱項,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要堅決打擊涉環境違法違規行為,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生動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武江新圖景。
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區法院院長、區檢察院檢察長;各鎮(街)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區委各部門負責同志;區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駐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區委宣傳部 神子良 駱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