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惠民街道黨工委以“黨建引領 家在社區”為理念,做好“真情服務在社區”“安居樂業在社區”“品質生活在社區”三篇文章,聚焦體系建設、隊伍建設、民生服務,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基層治理整體效能提升。
聚焦體系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
構建全域黨建網格協同治理機制,進一步優化社區黨組織工作網絡,織密建強黨的組織體系,在“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住宅小區)-樓棟”三級黨建網格架構基礎上,延伸一級至黨員家庭戶。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議事協商機制,與轄區55個市直、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建立黨建結對關系,充分發揮兼職委員及其所在單位共建作用。建立健全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雙報到”工作機制,常態長效推進“1+4+N”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活動,按照“一社區一特色”開展在職黨員報到服務工作,建立“黨建+志愿服務”工作機制,黨員牽頭組建各有特色的志愿服務“微團隊”,為居民提供形式多樣的便民利民服務。今年以來,共開展了889次活動,其中與共建單位聯合開展活動142次,針對“一老一幼”群體開展活動298次。
聚焦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主力軍作用
街道黨工委依托街道黨校、14個社區分教點,精心籌劃、分期分批、有針對性開展系列培訓,進一步提升社區工作人員在社區建設、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強化“選任儲備鏈”,更新了社區后備干部培養計劃臺賬,將14名社區副書記及14名表現突出的黨組織委員納入后備人才庫,抓實“選、育、管、用”,不斷加強社區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聚焦社區黨組織“領頭雁”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落實好社區黨組織書記檔案備案管理工作,確保“一人一檔、真實準確、完整規范”,實現社區黨組織書記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按照“多網合一”、整合資源、提升治理效能的要求,整合轄區民警、網格員、社區黨員、在職黨員、樓棟長等隊伍,將基層黨建、政策宣傳、疫情防控、信息采集、文明引導、治安聯防、河湖巡護等工作列入網格工作責任清單,充分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服務中的模范帶頭作用。
聚焦民生服務,充分發揮居民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
聚焦強化為民、便民、安民功能,按照“三亮四有”要求,以“最溫馨社區和最溫馨黨群服務中心”為目標,因地制宜,打造社區黨建特色服務品牌,撬動居民參與社區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如武江北社區黨委和群立社區黨委率先試點建立健全志愿服務“積分銀行”共享機制,根據居民專業特長、服務意向,分類組建政策宣傳、文明督導、衛生整治等志愿服務項目,引導居民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積分超市,建立積分兌換物資、兌換服務機制,向居民志愿者發放《志愿者積分存折》,讓群眾憑積分兌換相應商品,實現“奉獻——積分——回報”志愿服務良性循環。積極探索社區居民協商自治機制,充分發揮“街坊議事堂”平臺作用,助力老舊小區改造、平安社區建設、街坊鄰里矛盾解決等,實現“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2023年以來,通過街坊議事堂解決物業矛盾糾紛、業委會籌備等事項24個。
(惠民街 張舒云)